当大学一把手都走投无路自杀时……

张宏良:当大学一把手都走投无路自杀时……

看到成都大学党委书记因在官场难以独善其身而自杀的报道,真是让人彻底无语了。“一把手”是当今中国宏观微观最权威的称谓,是在各个单位的特定范围内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也是老百姓所指望的青天大老爷。

 

可是连“一把手”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威人物,面对单位内部相互勾连的利益集团,都无可奈何,走投无路,只能在微信朋友圈留下一封绝命书而撒手人寰时,那些成都大学一般的教职员工生态环境该是何等恶劣,特别是那些不甘心当奴才的男教职员工,不肯就范上床的女教职员工,更是处于一种何等悲惨的生存环境,恐怕怎么想象都不会为过。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讲,这4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弊端,就是皇权关系的全息化,也就是把中国古代的皇权关系,克隆到了每一个单位,甚至克隆到了每一个师生身上。官员可以决定教师的命运,教师可以决定学生的命运,最终形成了中国“男为奴,女为娼”的微观结构。男人永远面临两个选择:或者当奴才或者边缘化;女人永远面临两个选择:或者上床或者下岗。学生也是如此,因为能否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完全取决于指导老师。

 

这种人才管理机制如同一架庞大的绞肉机,无论进去的是骨头是肉,是屈原还是太监,是岳飞还是秦桧,是英雄还是懦夫,出来的时候都只能是软绵绵一团,稍有任何扎手的地方都要重新回炉再绞一遍,或者干脆下岗流浪街头。这就是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汰优机制。只要是好人,哪怕是稍有丝毫良心的人,也都会被淘汰掉,无论你侥幸爬到了哪个层次,最终也肯定会被淘汰。这个成都大学党委书记,就是一个还有良知和党性而被淘汰的典型。

 

尤其是作为大学一把手并非是因为腐败问题而走上绝路,也并非是落入别人设置的犯罪陷阱而走上绝路,而仅仅是因为作为一把手而斗不过上下左右互相勾连的校内利益集团而绝望自杀。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当今中国的皇权已经全息化了,每一个单位的一把手都是一个微缩版的皇帝,那么为什么这位一把手还会被二把手及其手下逼得绝望自杀?

 

这就不能不指出古往今来中国独有的官场规则了。中国官场规则并不像兽类社会的弱肉强食那样简单爽快,而是像中国盆景那样看谁更加扭曲,越是天性扭曲的盆景就越是成为值钱的盆景。官场上最后胜出的不一定是最强的人,但一定是最扭曲最变态最没有天性的人。从这位党委书记一把手的遗书就可以看出,他是古往今来统治集团中那种典型的理想主义者,而他那位对手校长又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而古往今来官场中的理想主义者永远是实用主义者的垫脚石。

 

古往今来统治集团中往往分成两种人:真心相信这个统治集团信条的理想主义者和根本不相信这个统治集团信条的实用主义者。由于实用主义者擅长于编织上下左右利益勾连的权利大网,他们埋葬起理想主义者来总是得心应手,只要是遇到理想主义者,不仅仅是本单位一把手,就算是上级甚至上级的上级,他们也一定能够利用比上级的上级更强大的势力来彻底埋葬理想主义者。古代官场的理想主义者还有辞官回乡一条退路可以选择,而现在官场上的理想主义者,除了像这位成都大学一把手选择自杀之外,根本就没有第二种选择。因为现代社会根本就无乡可回,一旦辞官留在本单位,那么弄得你不死不活就更加容易。

 

面对革命成功后会迅速蜕变为官场绞肉机的问题,曾经有两个人想加以解决,这就是孙中山和毛主席。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辅助工农三大政策,就是想避免国民党也成为这样的绞肉机,但是国民党的阶级性质决定了孙中山根本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后来毛主席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实行“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大众民主,建立99%约束1%的大众政治制度。只要把700万公务员放在9000万党员和14亿人民的直接监督和约束之下,不仅腐败根源会被彻底铲除,包括各种邪恶风气和污泥浊水也会被荡涤得干干净净。就拿成都大学来讲,如果把10多个校领导置于数万名师生的直接约束之下,那么理想主义的领导人一定会得到广大师生的强烈支持,绝不会被逼得绝望自杀。

 

多年来我们一直讲,中国作为一个十几亿人口又国情复杂的大国,加强中央集权是绝对必须的,但是中央集权必须是建立在基层民权的基础上,而不能建立在地方官权基础上,更不能建立在资本基础上。否则,不仅人民大众将会丧失一切权利,包括中央集权最终也难以稳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两方面都不能保证,将会重演晚清和民国的悲剧。中国古往今来之所以历次改革的重点,都是约束官权和抑制豪强,就是因为一旦地方官权和富人豪强失去了约束,他们就会对上瓦解和摧毁中央集权,对下镇压和剥夺百姓民权。一旦遇到外敌入侵,他们会一方面勾结外敌倒逼中央集权妥协投降,另一方面会把老百姓逼向国家对立面,使国家失去抵抗能力。这是历朝历代外来侵略者如入无人之境的根本原因。

 

总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迈出加强中央集权第一步之后,该迈出扩大民权的第二步了。这第二步不仅决定着第一步的性质,还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盛衰兴亡。

 

张宏良

2020年10月16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