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社会阶层认知差异》

独家揭秘社会阶层认知差异 | 社会阶层认知残酷真相  来  源:财之道

在我们错综复杂的社会结构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视角。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认知差异“,这不仅关乎我们如何看待世界,还关乎我们如何”理解“和”沟通“,无论你身处社会的哪个层面,这个话题都可能触动你的心弦,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如何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找到”共鸣“和”理解“,在每个社会阶层中,人们对上层阶级的理解往往有限,而上层阶级却能”较容易的洞察“下层阶级的生活,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认知“上,还反映在”对规则的运用上“,高阶层倾向于”利用规则“为己所用,而非仅仅遵循他们,他们更擅长”创造“和”掌握资源“,特别是那些”稀有的资源“。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例如,一个孩子疑惑地问父亲:为什么老师辛苦工作却收入有限?而你似乎更轻松却赚得多,这公平吗?这不仅是个关于收入不平等的问题,也是对社会阶层认知差异的直观体现,人之所以是底层,表面是受局限于自己的资源,深层次是受限于自己的思维,本质是深度认可”病毒观念“,只要有正确的”高层思维“,即使没有资源也会不断地识别机会,寻找机会,最终突破阶层的限制。而很多人不是看不到、接触不到高层思维,而是骨子里排斥高层思维,坚信自己的”错误的病毒思维“。

那么穷人变富的过程中,最大的阻碍是什么?出身贫穷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获得真正的成功的,因为穷人从小接触的文化是没有杀伤力的,都是怎么做顺民的文化,顺民,是不会关心谁当老大的,反正我有饭吃就行了。什么叫”假知识“?就是在学校学的都是”假知识“,什么叫”真知识“?就是在社会上学的东西都是”真知识“,假知识除了考试,没有屁用,真知识永远不会考,而且课本上也不会出现,但是你在社会上走的每一步都需要用到,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驯化“。我以前说过,教育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个叫”平民教育“;第二个层次,叫做什么赚钱?什么不赚钱?这个叫做”精英教育“;第三个层次是:什么能抢?什么不能抢?这个叫做”贵族教育“,文化永远只有两种,就是”精英文化“和”洗脑文化“,所谓的精英文化永远都不会在民间,上流社会与我们草根阶层的书及阅读的,大家都是不一样的。精英文化永远是面向精英,真正的洗脑文化永远是在民间,掌握了精英文化就会成为精英,掌握了”草根文化“就只能成为草根。只是草根文化永远都是一小撮的精英杜撰出来的,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永远有一群比我们更聪明的人控制着我们,控制我们的工具不是刀枪剑棍,是文化、是制度、是习俗、是习惯,有些人看透了他们的局,然后跳出来了就成了社会的精英,有些人入局太深,然后就活成了雷锋,一小撮精英就会鼓励雷锋再接再厉,影响更多的人。

同样的,世界上有三套学问。第一套学问,被帝王将相掌握;第二套学问,被社会精英掌握;第三套学问,被普通大众掌握。第一套,教你如何做牧羊人;第二套,教人如何做牧羊犬;第三套,教你如何做小绵羊。与此对应的知识也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是天机,天机不可泄露,不能流落到民间。比如帝王术;第二等是真传,传内不传外,在少数人中流传,需要深度学习才能吸收;第三等是鸡汤,大家信手拈来。比如快手短视频里的内容,让人激动。也因此,世界上有三套逻辑:第一套是隐性的,针对极少数谋局者,帮他们更好的管理好世界;第二套是忠性的,针对有将心的人,让他们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第三套是显性的,针对普罗大众,教他们老老实实的做一颗韭菜,”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绝大部分人都是笨蛋,不可能掌握真理。也因此一生都是被别人收割,世界上99%的人就是整天都在想不劳而获,就是喜欢”短、平、快的刺激“,就是”不爱思考“,就是肤浅,而商业的本质就是用这些人性的弱点赚钱。当然,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你自己必须先克服这些人性的弱点,成为那1%的人,唯有这样才能在人性中穿梭自如。诱人深入将那99%的普通人一网打尽,整个过程轻松洒脱,没有一丝执念,所以,赚钱也是一种修行,是为了去除人性弱点的过程,是为了让自己心性越来越成熟、圆满的过程,否则你自己也会跟着沉沦进去。在商业领域,真正的道德其实很简单,就是去理解和满足人们的需求。看起来,很多人都有他们的不完美之处,可能情感上需要更多的关怀,或者在理性上有所欠缺,作为一个商人,如果你能够洞察这些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帮助人们,还能维护社会的和谐,这不仅是商业的智慧,也是对社会负责的体现。记住,满足人性的需求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世界上最难的事有两个:第一个,是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别人的大脑里,第二个,是把别人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第一个是触动灵魂,第二个是触及利益,所以有句话叫:触及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有意思的是:这两件事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只要你能把思想装进别人的大脑里,触及别人灵魂,别人就会乖乖的把钱放在你的口袋里,触动别人利益。因此,世界上最顶级的能力就是随时能给那99%的人的大脑重装一套系统,而对于这些芸芸众生来说,如果他们一直在享受商家抛过来的各种诱饵,比如短视频、娱乐节目、游戏等等,那么只会更穷、更被收割,只有极少数人忽然间醒悟了,忽然发现自己不能这样沉沦,开始学习、思考、”长期主义“,才能逐渐走出自己的处境。

一个极其残酷的真相:让绝大多数人一直保持贫穷的状态是一切私有制社会,不管是奴隶制、封建制还是资本主义存在的必要条件。近代以来,真正阻碍穷人们的发展和进步的是社会的因素:既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高教会新教牧师约翰汤森德曾经说过一句话:他十分露骨地颂扬了贫困时财富的必要条件,用法律来强制劳动,会引起过多的麻烦,暴力和叫嚣,而饥饿不仅是和平的、无声的和持续不断的压力,而且是刺激勤勉和劳动的最自然的动力,会唤起最大的干劲。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深刻地探讨了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劳动为资本家创造了财富和奇迹,却让工人陷入了贫困,劳动者虽建造了豪宅,但给工人留下了简陋的住所,他创造了美丽,却让工人的生活变得扭曲,机械化的劳动取代了手工劳动,这不仅使一部分工人回归粗重的劳动,还是另一部分工人变得像机器一样。劳动创造了智慧,但却使工人变得愚昧和迟待,马克思通过这一观点,批判了资本主义下劳动的异化现象,如何让人甘于劳动?告诉他们:穷是因为不勤奋导致的。为什么生产力如此发达的今天,世界上依然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原因就是:世界原本就是这样设计的,假设一夜之间,穷人都变富了,那么第二天,富人就要自己洗衣服、自己下厨房做饭,还要自己去种田、种菜、养猪,富人是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财富的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否则肥沃的田园就会变得荒凉,工厂的流水线就会变成废墟。那么,富人依靠什么来驱使穷人劳动呢?如果依靠法律强制执行某一部分人必须劳动,一部分人坐享其成,那必然会产生强烈的矛盾,但是如果换一种方法呢?让一部分人永远的贫穷,并且告诉他们穷是因为不努力、不勤奋所导致的,那么他们就会毫无怨言的拼命干活,妄图通过勤劳致富。

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富人如何让自己手里的钱更值钱?假设富人看重一个人,想用钱买这个人的自由,那么怎么才能降低成本?如果这个人出身富有,那么富人就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但假设这个人出身贫寒,那么大概利用少量的钱就能达到目的,这就是某大厂建在郑州而不是杭州的原因,杭州穷人太少,劳动力成本比较昂贵。观察我们身边的人,那些工作最卖力最不敢违背老板的意愿、最不敢换工作的人是不是那些有家庭、有孩子、并且背负着巨额贷款的人?所以穷人越穷,雇佣他们的成本就越低,富人手里的金钱购买力也就越强。一个非常残忍的真相:99%的人来到世界上都是为了凑数的,都是为了充当社会运转的辅料,使社会发展的冗余。为了让大家看懂,先给大家看一个比喻:这个故事需要一定的智商才能看懂,大家一定要好好品,里面蕴含着天机,但能读懂的人寥寥无几。主人对埋头拉磨的驴说:你真的很了不起,没有你,大家都得吃粗粮,驴憨厚的笑了笑,拉磨的步伐更快了。晚上,主人全家一边吃着驴磨的新粮,一边教育小孩,千万不要学那头蠢驴,一辈子都在围着墨盘转。驴结束了一天的劳累,一边吃着玉米干,一边对小驴说,快长大,我要教会你拉磨,这是最受人尊敬的职业。

这个世界最残忍的真相:莫过于99%的勤奋努力,但认知低下的穷人,养活了1%的坐享其成的富人,这99%的人来人间都是为了凑数的,他们充当了社会运转的辅料,是为了帮助1%的人活得更好,实现各种自由。当然,这1%的富人为了能够稳固自己的位置,不断的去设计各种规则,去限制和操控那99%的穷人。富人的财富都来自穷人的劳动,穷人越努力,富人就越富有,这就是勤劳致富的真相。富人会让穷人世世代代的穷下去,这样自己才可以坐享其成,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富人歌颂勤奋是一种美德,高乎努力改变命运。要让驴推磨,就必须蒙住驴的眼睛,让它们保持埋头苦干的状态,驴如果清醒了,这磨就推不下去了,偶尔有一些穷人忽然觉醒了,开始”升维思考“,去钻研富人的心理和制度设计,就像游戏角色开始研究游戏程序一样,一旦他发现终身升级打怪毫无意义,就开始思考谁是这一切的设计者,如何才能颠覆当前的规则?如果穷人真的学会思考了,富人会非常焦虑,因为他们的地位随时都会被取代,为此,富人制造了大量”心灵鸡汤“以及”各种情绪安慰的口号“,还有像直播、短视频、游戏、娱乐节目这样的”奶头乐“,”让穷人沉沦“这个方法非常奏效,绝大多数穷人都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所以这个时代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穷人都在享受生活“,因为各种快乐来得太容易了,而富人却在思考人生、思考如何设计更好的制度去奴役他们。动富人的利益如同动他们的性命,动穷人的认知,如同抛他们的祖坟。穷人的愚昧恰是富人利益的来源,把这个真相公之于众的人会同时受到穷人和富人的打击,因为你动了富人的利益,毁灭了穷人的幻想,反而是那些炮制”安慰剂“和”迷幻药“的人会受到所有人的欢迎。为什么99%的人的宿命就是被收割?因为世界上99%的人都是”迷途的羔羊“,他们都”生活在假象里“永远看不到世界的真相,因为”真相往往复杂又残忍“,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宁可”逃避真相“也不敢去面对它,于是这些人宁可沉溺在幻想里,沉溺在一时的痛快里,乐此不疲,这就是乌合之众,也叫巨婴。

世界上只有1%的人能看到真相,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世界的真实,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人性的恶,有足够的胸襟接纳世界的不公,真相永远掌握在这些极少数人手中,这些人才是世界的主宰者,也因此这1%的人可以随意操控那99%的人。举个例子:很多高人、1%的人拥有化繁为简的能力,却为什么不去这样干?原因只有一个:这样干就赚不到钱,化繁为简是智慧;化简为繁是商业。当他们把问题化繁为简,看清真相之后,如果想商业化还必须把它再化简为繁制造假象,因为99%的人只愿意为复杂的东西买单,尽管这会使他们更加蒙蔽,但是这些人的宿命就是越来越蒙蔽,这也是韭菜的典型特征。99%的人往往更容易被复杂的描述和套路所打动,越是花里胡哨的东西,越能让他们着迷。实际上大众那99%的人追求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而是各种极端的情绪、偏激的观点、复杂的表象,持续的上瘾,凡是让大家感觉不爽的真相,大家会一直充耳不闻,相反凡是能让大众产生美好幻想的谎言和套路,却可以让大众狂热。这就是人性啊!自古真心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谁掌控了影响大众想象力的艺术,就掌控了统治他们的艺术,商业的本质就是八个字:看清真相,制造假象。先看清真相,化繁为简再制造假象,化简为繁,让大众沉迷其中,玩得不亦乐乎,你就成功了。大众从不想要真相,他们只是渴望被理解、被认同,千万不要用你认为的真相强加于人,你只需要理解他们目光的狭隘,看清真相之后就去制造幻象,让他们沉迷制造各种眼前的小利益,让他们纷至沓来你就能大获成功了,这是每一个商人必备的本领。再思考两个对应的问题:消费者想要的真的是价值吗?大众想得到的真的是真相吗?其实大家想要的既不是价值,也不是真相,他们只是渴望被理解、渴望得到情绪安慰,千万不要把你认为的真相强加于人,也不要把你所认为的价值和好产品给他们,你只需要理解他们,安慰他们,你就能大获成功。这就是商业的本质,在商业上最容易传播的从来就是各种情绪和偏见,而不是真正的价值。这99%的人自以为掌握了各种真理和见识,其实他们只是把情绪当理性,把信息当知识,把偏见当思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商家总是喜欢使用不断重复,狂轰滥炸的广告方式,这种方式虽然粗俗无理,把消费者当傻子一样去戏弄,但是让消费者还是会不断去买单,不断的去上钩,飞蛾扑火一般的。用来那些给大家提供真相和价值的人,会遭到大家的一致唾弃,相反那些给大众提供假象和小便宜的人却可以成为大众的主人,所以世界上99%的人追求的并不是真相和价值,而是各种情绪安慰,各种小便宜,各种美丽的谎言。

请大家记住这四句话:1、 人们最想表达的永远不是内容本身,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2、人们最想得到的永远不是真正的价值,而是情感安慰;3、人们最想看到的永远不是情感安慰而是情感安慰;4、人们最想看到的永远不是真理或真相,而是各种希望;4、人们最容易被说服的永远不是道理,而是利益。以上这四句话就是商业的秘诀,也是社会的真相和本质,对于那1%的人来说,他们最大的挑战,穿上一层糖衣,让那99%的巨婴吞下,这片甜甜的药,然后帮助他们成长。政治家看透了真相,用制度管理人,企业家看透了真相,用商品去满足人,文艺家看透了真相,用作品去陶冶人,对这些巨婴最大的负责就是让他们吞下这颗良药,哪怕囫囵吞枣一样也有利于他们成长,而不是一味的给他们讲道理,告诉他们真相。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就接受不了真相和道理的,比如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千万不要去欺骗一个女孩子,除非你能欺骗她一辈子。就是这样这句话是这样说的,千万不要去欺骗一个女孩子,除非你能欺骗她一辈子,就是这个意思,值得一提的是:真相可以被看透,但不能被说透,所谓天机不可泄露,真相一旦说出来就会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这些99%的人根本没有必要知道那么多真相,凝成一股绳,埋头干活就行了,他们如果知道的太多,看到的太多,他们就会被认为是真相,更何况即便真相呈现在他们眼前,他们也不愿相信和接受,他们需要在假象里沉溺,他们的宿命就是在痛苦中沦回,就是被一轮又一轮的割韭菜,未来人和人最大的差别不再是阶层的差别,而是不同物种的差别,那1%的人将进化成为剩下99%的人的上帝。资本大鳄索罗斯说: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在进入之前,先看出其中的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知之前退出游戏。

一个人改变命运的关键在于敢于直面并揭示这个世界的真相,而这正需要我们的真相,我们的真相,而这正需要我们培养出巨大的勇气和智慧。古人早已告诉我们”事物的表象“和”本质“往往是相反的,在孙子兵法中,我们学到了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智慧。这是对我们认知世界方式的一种挑战,提醒我们表象之下往往隐藏着真实。在《金刚经》中,我们被告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鼓励我们透过表象看本质,通过深刻的领悟达到真正的明慧,然而识破表象背后的真相并非一时,只有那些敢于探索、勇于质疑、不断自我提升的人,才能逐步揭开这层迷雾,这种勇气和智慧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不断地实践、学习和思考。《教父》中的经典台词:提醒我们对事物本质的快速洞察,与对其长期的无知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命运的巨大差异。这种洞察能力是人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识别并追求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这不仅能帮助我们避免被误导,还能引领我们走向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人生。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看清真相,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更加深刻地理解世界,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在生活中取得真正的成功和满足。这是一场心灵的长征,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也充满了成长和转变的可能性,最终通过对真相的深刻洞察和理解,我们不仅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能够为周围的人带来正面的影响,这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能够穿透表象触及事物核心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我们每个人改变命运的关键,在探索真相洞察世界的旅程中,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和成长,愿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理解和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能够为周围的世界带来正面的影响,让我们坚持不懈、勇敢面对未知,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更加智慧和有力量的人。愿你我都能在这条旅程上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满足,祝愿我们都能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实现自我超越,愿你我都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拥有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美好未来。

《为什么鲁迅说国人有奴性》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权威与礼仪,崇尚忠诚与顺从。这使得中国人易于形成依附权威、顺从上级的思想定势和行为习惯。这种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奴性的心理特征。

中国历史上的专制统治,使得人民习惯了顺从政府与君主的权威。政府和统治者的意志几乎等同于法律和信仰,人民只能无条件地顺从,这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奴性的思想基因。

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和伦理注重孝顺,这使得人们更习惯于无条件地顺从和追随权威。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奴性的心态。

传统的儒家思想崇尚礼让与忍耐,而对个人主观权利的意识较为淡薄。这使中国人更习惯于忍让与退缩,而不是积极主张自身权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奴性的特征。

近代的弱民族主义也使中国人缺乏主体意识,有依附权威和顺从强权的倾向。这加深了人们奴性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综上,鲁迅说国人有奴性,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影响、家族伦理、儒家思想以及近代民族主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因素使中国人易产生依附权威、无条件顺从的心理与行为习惯,这也就是鲁迅所说的“奴性”的体现。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加强人们的主体意识与民主思维,从思想根源上解构这种奴性的心理定势。

《国人的奴性是如何养成的》

引言:清末以来,关于中国的人性批判可谓汗牛充栋,其中当数鲁迅先生对中国的人性揭示最为深刻,最入木三分。而时至今日,我们这个社会依然充满了对国人人性的揭露和批判,其中,对国人奴性的批判尤为强烈。奴性到底怎么定义呢?其实,奴性就是一种奴隶人格,畏惧权威、屈服于权威、无坚持正义的精神和缺乏捍卫正义的意志,连认识和保护自身的基本权利的智慧与勇气也是缺乏的;他们的灵魂在权威的面前被吓得说话都不敢说,甚至于因为屈服和畏惧反过来还去奉承、附庸权威,助纣为虐,把好人和正义的一方弄得更加凄苦,成为强权剥夺更多人权利的帮凶。难道中国人天生就是如此?看完下面的论述,你会明白国人的正义精神是怎么丧失的,奴性又是怎么形成的,以及灵魂又是如何变质变软的。

明清与春秋时的中国人:两个不同的物种

记得一个抗战时期的日本人说过这样的话,他说,我们尊敬古代的中国人,不尊敬后来的中国人。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和后来的中国人很不一样,完全是两个物种。

这话听起来很刺耳,但从头到尾细读中国史,你会发现此话有一定道理。春秋时的中国人,生机勃发,品格清澈。汉唐时的中国人,雍容大气,自信心强。到了明清,一个个却是那么麻木、懦弱,缺乏创造力,甚至清朝还把鸦片当做了国家的经济收入之一。明清时的中国人和春秋时的中国人相比,简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下面是相关实证:

古代人的尚武精神——

春秋时代,贵族个个下马能文上马能武,侠客遍地,武士横行,一言不合就拔剑相斗。这和西方的骑士精神是一样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对于老弱妇孺也是照顾有加。那时的中国人,不喜欢一步三摇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不论男女,皆以高大健硕为美。

所以《诗经》言庄姜之美,必先言“硕人其颀”;写鲁庄公之美,必说他“猗嗟昌兮”。那个时代美男子的标志是大个子、卷头发、浓胡须,最好还带点体味。《齐风·卢令》赞美猎人,就说他“美且鬈,美且偲”,即卷发多须。同样,《陈风·泽陂》中说,“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于是令女主人公心生爱意,在单相思中苦闷不已。

春秋战国时代,那些争雄竞长的大国,个个都强悍好战。《诗经·秦风·无衣》中有注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班固在《汉书》中也说:“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

东方大国齐国民风剽悍,百姓都是急性子、倔脾气,和今天的韩国人差不多。贵族们常在道路上驾车相撞,国家立法也不能禁止。就连今天划归到南方队伍里的吴越地区也是民风彪悍,盛行阳刚之美。

再看下明清时的中国人——

明朝万历年间,到达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发现,中国的男人如此文弱。他在写给罗马的信中说,“很难把中国的男子看作可以作战打仗的人”。不仅如此,他还惊讶于这个帝国里最聪明的人看起来都像女人:“无论是他们的外貌气质,还是他们内心的情感流露,他们看起来全像是温柔的女子。要是你对他们尊敬礼让,他们便会比你更加谦和。”(不仅利玛窦,依然健在的明史作家黄仁宇和当年明月或许更有资格对这段历史作出中肯的点评)

居留中国的几十年里,利玛窦也看过上流社会的人打架,不过其情景却让他哑然失笑:“彼此争斗时表现出来的,也只是妇道人家的愠怒,相互殴斗时揪头发。”“他们很少残杀,他们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这种争斗的方式。这不仅是由于他们没有什么真正的男子阳刚之气,主要是,他们大多数人连小刀之类的兵器都没有碰过”,“这些男人们不惜每天花费两个小时来梳理他们的长长的头发,考究地整理他们的服饰,他们就这样悠闲自得地打发着美好的时光”。

鸦片战争后来到中国的外国人,更惊讶于中国人的胆小。英国人古伯察说:“傲慢、尊大的、看上去颇具刚毅的中国人,一旦遇到态度坚决,意志不挠的人,马上就会变得软弱,像患了癔病。面临困难的中国人嘴里常说‘小心’,即‘胆子要小’。”美国人罗斯则说:“中国儿童不像欧洲儿童那样蹦蹦跳跳……对武力的赞赏已经完全没有了。大男子当众啼哭而不以为耻。”

 

侠义文化和侠义精神的失落——

除了以上两点,我们再看看侠义精神。

春秋时期是中国侠文化最灿烂的时代。侠人义士救危扶困,振人不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知恩必报,赴火蹈刃;受人之托,一诺千金。这些侠客仗义,诚信,浑身的正义感。赵氏孤儿、聂政刺侠累、荆轲刺秦王,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演绎了那时男人们的壮烈与决绝,告诉后代什么叫轻生重义、生死相许、一诺千金、士可杀不可辱。

那时的侠客,最大的特点是极端重视人格的独立与平等。豫让刺杀赵襄子的故事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豫让为了给智伯报仇去刺杀赵襄子,设法混进赵府,他用自残的方式,吞炭漆身,化装易形,吃尽了苦头。在被抓住之后,审讯者对豫让说,你当年也曾为范家、中行家效力,这两家都被智伯灭了,你不为他们报仇反倒为智伯卖命,为什么今天智伯被人灭了你就这样死心塌地为他报仇?豫让回答说,当年范家、中行家随随便便看待我,我也这样对待他们;智伯待我像对待国士,我自然要用国士的行事方式来报答他。

豫让的这句回答,开了两千年来“士为知己者死”的先河和典范:我豫让不是你们任何一个人的附属品,我就是我自己,我没有给你们报仇的义务,给不给你们报仇全在乎我自己。

侠客和义士们追求的是等级社会里平民的个人尊严和社会、他人对自我价值的承认,勇于担当的果敢精神。既然我不是你们的附属品,那么我们之间的交往就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如果你不肯和我平等相交,我们之间就只有陌生人的关系。

这种“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是战国时代侠文化中最可贵的部分。他们行侠仗义,不是为利,甚至不是为名,而是为了心中的一股豪气。他们如同珍视生命一样珍视自己的个人尊严,对“平等”二字甚至达到了敏感的程度。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即使在座位安排这样的小事上,他们也不能容忍任何的不平等。

但到了明清,所谓的“侠客”却自愿攀附权力,沦为权力和显贵的附庸。

《三侠五义》中,侠客们在官人面前个个自称“罪民”,以向权力规则屈服为荣。第48回写五鼠面见宋仁宗,这些英雄好汉见到皇帝,都“心中乱跳”、“匍匐在地”、“觳觫战栗”,所谓的“江湖自由身”与权力一遭遇,立刻显出十足的奴性。“钻天鼠”、“翻江鼠”被皇帝改成“盘桅鼠”、“混江鼠”这样驯化式的名字,他们也都欣然接受,完全丧失了独立的思想和人格。

正如鲁迅所说,春秋时的侠客,是以“死”为终极目的,他们的结局也确实是慷慨赴死而去。明清的侠客,却个个成了地主官僚、达官显贵的帮凶,黑白两道通吃。如《三侠五义》所写,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家里广有田产,实乃地产豪绅,五鼠则是陷空岛的渔霸。

鲁迅说,《三侠五义》中的英雄,表面上是侠客,实质上是奴才,“满洲入关,中国渐被压服,连有‘侠气’的人,也不敢再起盗心,不敢指斥奸臣,不能直接为天子效力,于是跟随一个官员或钦差大臣,给他保镖,替他捕盗”。他们“虽在钦差之下,究居平民之上,对一方面固然必须听命,对其他方面还是大可逞雄,安全之度增多了,奴性也跟着增加”。

清代儒臣的动物式生存方式——

说完了侠客和义士,再来看看春秋的儒和后世的儒。

后来被统治阶级作为统治工具的“孔孟之道”,诞生之初其实并不像后来那样充满奴性,而是相当刚健清新,勇猛有力。春秋士人每以君王的师友自居,将自己所学之“道”凌驾于权势之上,合则留,不合则去。这一点 ,以儒家最为突出。孔子周游列国 ,不留恋高官厚禄,不屈服于任何政治权威,只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相较孔子,更锋芒毕露。孟子性格外向,感情丰富,行事张扬。他自负到公然宣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他特别强调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与国君交谈之际,毫无奴颜媚态:“说大人,则藐之,勿视之巍巍然。”胸有浩然之气的他,居然敢说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话,在后世尤其是明清皇帝看来,这几乎有点大逆不道。

春秋时期,虽然在世俗层面,儒家对皇帝和权力秩序服从尽礼;但是在精神层面,他们中的许多人却以“圣人”自诩,追求“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希望能实现自我完善,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格独立。

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严光,曾出山帮助刘秀取得天下,刘秀登基后想召他做官,他不肯接受,而是隐居富春山耕钓自娱。及至唐代,虽然唐太宗发明了使天下英雄尽入我朝的办法,但李白仍然可以做他的帝师梦,希望自己能在“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为得是逃离权力和世俗荣华的控制。

到了明清,大儒们几乎完全被驯化成了“绕指柔”的奴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犬儒派(但这种犬儒和西方哲学中的犬儒主义有本质差别)。儒学要求人们忠君孝亲,历代莫不大力提倡。然而清代皇帝认为,一个大臣如果过于注重自身修养,也会妨碍他们不打折扣地为皇帝服务。作为臣子,不但身体要属于君主,心灵也应属于君主,不应有任何自己的独立意志、个人尊严。要把整个人都交付给国君。

雍正皇帝就曾直截了当地在《朋党论》中说,“要根除朋党之源,那么全国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要统一思想,那么一切是与非的标准都必须唯我是从”,“你们各位大臣如果将朕之所好者好之,所恶者恶之,是非画一,则不敢结党矣”。说白了,就是搞一言堂,整个国家整个思想体系,皇帝一个人说了算。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明清的儒者和众多臣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沦为了无思想、无操守、无独立人格的三无人员,除功名利禄外无所关心。他们选择了动物式的生存方式,像犬儒一样向权贵低头哈腰,阿谀奉迎。在皇帝的大一统下,他们老老实实,卖命效力,以图飞黄腾达;皇帝一旦放松警惕,他们就大肆贪污,中饱私囊,尽一切可能盗窃皇帝的家产。什么操守、尊严、人格,对他们来说都是不着边际的空话。而在这方面,乾隆时期的巨贪和珅就是最好的例证。

明清五百年诗坛,没有激情和灵感,早已失去了唐宋时期的伟岸和雄奇——

最后,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两个时期在诗歌中反映的精神面貌。

《诗经》里面有许多篇章,大胆地描写爱情,甚至性爱。例如《诗经》的《野有死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意思是说,一个少女动了情,吉士就趁机挑逗她。最后三句很生动地表现出那个少女和男子一起走向密林深处的心情:轻轻地走,慢慢地走,不要急躁,不要碰我腰间的佩巾,不要惹那黄狗吓人地汪汪叫。

此诗没有直接写性,只是描写二人向林中深处走去的心情,多么含蓄,多么自然健康且富有诗意。那时中国人的自然天性还没有被后来的文化阉割。先民们的天真烂漫和心无杂念,如同狂风暴雨洗后的天空,高远而纯净,蔚蓝而深邃。《诗经》里面充满了生命的欢欣,充满了野性、活力、大自然的和美。所以孔子对《诗经》的评价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唐宋时代,中国人在思想的原创力上明显消退,但在文学艺术尤其是诗词方面却爆发出了惊人的创作力。唐诗展示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生命力,精神蓬勃、气象万千,其风格或高昂明朗,或雄浑壮大,或具“清水出芙蓉”的自然之美。出现了众多诗歌大家,比如李杜、小李杜等上千位诗歌巨人。

宋词则为中国人表达情感的细腻化、生活化开辟了新天地,其在语言的清新婉约、思想情感的畅意表达等方面更胜唐诗一筹。哲人李泽厚说:“只要中国人还说汉语,只要中国人还用方块字在进行写作,那么唐诗宋词的魅力是永恒的。”(哲学诗画在此补充下,不仅李泽厚,我想几乎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会一致这样认为)

但到了明清,两个朝代历时约500年,无论是诗人,还是侠客义士,以及文人儒者,其才性、阅历、学识均大幅崩塌,他们以拾前人牙慧为荣,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懂自然科学为何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坚船利炮想不胜都不可能,因为明清的中国与世界相比,简直太落后了,更可悲的是明清的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太过萎靡,从上至下,奴性和犬儒性像烟雾一样到处弥漫着。相比于《诗经》,再对此下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等人。明清500年的诗坛,没有激情和冲动,没有真性情,大活力,甚至连人最真实的表情和想法都没有——除了纳兰性德外,那时的中国居然再没产生一个具有时代影响力的诗人。在奴性中卑躬屈膝,在条款中割地赔款,在鸦片中醉生闷死……这些乱象和屈辱正是那个时代的血泪写照。

结语——失去了创造力、感受力,没了独立人格和正义精神,也就没有了灵魂

明清以前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伟大的民族。他们创造着,体验着,发现着,以伟岸的身躯前行着,他们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生机勃勃,生趣盎然。先秦的诸子百家,汉武的雄才伟略,大唐的盛世繁华,这些到了明清都成了一种凄苦的回忆和不切实际的幻想。

明清500年,中国人只会做前人的影子。不但失去了创造力、感受力,而且丢弃了独立人格和正义精神,错失了足以影响和改变世界格局的科学技术和民主法律。他们画地为牢,处处模仿着过去,重复着过去,还把自己标榜为天朝大国,视自己为东方的中心(那时的日本,在整体国力上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正虎视眈眈,伺机吞并)。书法家以重复前人为最高标准,诗人以写得像唐或宋而沾沾自喜。他们的思维和判断形成的是固定的解释方式、感受方式和表达方式。那是的国家无论怎么看,都如同一个空壳,没有了灵魂,丧失了自我修复能力;社会如同一潭死水,散发出一种腐败、堕落的气味,人们的内心激不起半点涟漪。活着,吃饭,睡觉,任外国列强骑在头上而不发声。所以鲁迅才咬牙愤慨地写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明清500年,从上到下,人们既狡猾又愚昧,既贪婪又懦弱。上面奢华浪费,下面穷苦忍让。慈溪一顿饭可以吃掉一个家庭半年的口粮,而下层人民连口稀汤都喝不上。用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话说,这种生活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存在”,“它之所以能活着只是因为它已经僵化了,机械的大脑告诉他,要吃饭,要活着,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如果说这500年中国人有什么进步,那就是在政治厚黑学和民间骗人造假术上的巨大进步,那时国人的勾心斗角、耍小聪明和骗人造假术估计全球第一。

也许,用局外人的视角去看待明清,略失公正,毕竟我们无法让时光倒流,真正的生活在其中。但是从大量历史事件和人性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清以前的中国人和明清时期的中国人,确实已经成了两个物种,其差别就好比一个美玉和一块石头——虽然都是由岩石构成,性状、品性、内在却大不相同。

中国人的人性历史和心路历程,如同我们的黄河,先秦是上游,清澈见底,雄浑有力;汉唐是中游,虽泥沙俱下,毕竟有波涛汹涌、气势如虹的开创;明清是下游,泥沙恶心太多,以至于常常断流,甚至奄奄一息,穷途末路,最终被孙中山的新时代气息所革新和灭亡。

 

《商君书》

作品简介:《商君书》也称《商君》、《商子》,现存26篇,其中2篇有目无书,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着重论述了商鞅在当时秦国施行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可能还包括其后学)著作汇编。

《商君书》论述了“强国弱民”,是历代帝王统治宝典,太子必读教材。此书核心内容为“商鞅驭民六术”——弱民、愚民、疲民、辱民、贫民、虐民。

一、弱民

《商君书》言“民强国弱,民弱国强。治国之道,首在弱民。”又言:“政做民之所恶,民弱;政做民之所乐,民强”。

弱民的主要内容为不能使百姓拥有武器,秦统一六国后,收天下之兵器至咸鱼,铸为十二金人。

商鞅认为:““民强国弱,民弱国强。”要想国家富强,就要让百姓弱小,无力反抗君主的统治 。

弱民的根本手段是使民“朴”,本质是愚民,只有是广大人民蠢朴,让他们麻木不仁,人民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力量于君主对抗,只能任由统治阶级随意摆布,这样国家才会更好的治理,君主的地位才能更稳固。

二、愚民

“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农民,无所于食,而必农。愚心、躁欲之民壹意,则农民必静。农静诛愚,则草必垦矣。”

愚民的手段为文化专职,让百姓不会独立思考,整天行尸走肉,只能任由君主摆布。

古时,我们历史各代君王都倾向于重农抑商,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 ,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故农、战是商鞅变法中最主要的内容,“圣人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使人民愚昧无知,“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疾务农”。

商鞅提出愚民的主张,是为了使百姓能够安心为君主服务,不要有非分之想,保障国家粮食的充足,愚民是为了更好满足君主的统治需求。

三、疲民

商鞅规定,百姓耕作时,眼睛不能乱看,耳朵不能乱听,嘴巴不能乱说,要一门心思的埋头苦干。

这样的场面让人不得不想起驴拉磨,主人家为了让驴提高效率,安心拉磨就会用黑布遮住驴的眼睛,用东西塞住它的耳朵。

而当时的商鞅为了提高秦国的综合实力,牺牲天下之百姓,实现富国强兵,不把天下百姓当人看,对人的歹毒比当今对驴的态度更加周全。

秦国出台法律,百姓家养的牛如果受下来多少斤,就要接受衙门的惩罚。

商鞅把天下人作为一个棋子,他在里面下棋。为何商鞅对出台此类规定呢?

四、辱民

《商君书》如实记载:“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故战事兵用曰强。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治民羞辱以刑,战则战。民畏死、事乱而战,故兵农怠而国弱。”

民无自尊自信,就会更加的尊重官员,为了奖商看淡生死为国家卖命。他还鼓励民众相互举报,使民众终日活在恐惧之中,才能不断的信任、依赖官员。

五、贫民

让民众始终保持在温饱线徘徊,做到家中无余量。

《商君书》如实记载“民贫则力富,力富则淫,淫则有虱。故民富而不用,则使民以食出,各必有力,则农不偷。农不偷,六虱无萌。故国富而贫治,重强。”

商鞅认为,国家要狂印钞票,使出现通化膨胀,提高赋税,搜刮余量。人民才有动力去生产价值,才能做到真正的国家富强。

使民仅在温饱线上徘徊,不断的折磨民众,让他们的眼界发生改变,让每一位百姓都成为一个“人穷志短”的国家工具人。

商鞅认为,只有让民众一直保持没安全感,才能让百姓对君王的绝对依附,让民众一直感到外围国家侵犯的威胁,人民才能感觉到君主的温暖和伟大。才能死心塌地的为其卖命,没有二心,只有愚忠。

六、虐民

商鞅认为,任用善良的人治理天下,会导致天下大乱,任用恶奸的人来治理善良的人,就会变的井然有序。

《商君书》言:“以善治民,则民亲亲;以奸治民,则民亲制。

黄老学派继承了商鞅的虐民思想,把虐民发扬光大——夺,然后予;贫,然后富。天下可举!

法家对臣民的要求是。大臣:“从主之法,顺主之为,专心于事主者,为忠臣。”人民:“战时用其死,安平尽其力,寡闻从令。”

我国历代君王制度都是“外儒内法”,表面上看是儒家学派,内核确实法家学派。

把民众变的麻木不仁,不会思考,成为一个行尸走肉的国家工具。这样的古代文化导致当时的人民最不缺的就是奴性。

《整个鲁镇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掌柜把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的记录擦掉,他已经确定,这些钱再也收不回来了。我仍然做着温酒的无聊工作,但大多数时候是无聊地等着,因为来喝十文钱一碗酒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更别说点一碟茴香豆。

但到了年关,外出打工的人陆续回鲁镇过年,街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一些人也会进来喝一碗温酒,抵御阴冷的天气。

这天下午,我正在温酒,一个有点熟悉声音说在大柜台响起:温两碗酒,要一盘卤牛肉!说这在柜台上排出三十文钱。

我一抬头,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皮肤黑得有点发紫,显然是长期在太阳下工作,一张圆脸上有大大的眼睛。虽然多年没见,但我马上就把他认了出来:就是那个在一轮明月下,举着钢叉要叉猹的闰土!

我叫了一声“闰土哥”,他马上也认出我来,激动中带着欣喜:“少爷!”

酒店里的人听到我们的对话,纷纷凑了上来:“哟,原来是闰土哥回家了啊!”“出手这么阔绰,我还以为是张杰呢!”“闰土哥在哪发财啊?”

我和闰土本来有很多话要谈,但他不得不先解答街坊们的问题。闰土哥说,他在上海送外卖,3年赚了100万,不仅把家里的债还完了,还准备回家盖新房。

“跑外卖这么赚钱啊!过完年我也去。”“我也去!”酒店里大家叽叽喳喳地说,他们也要3年赚100万。

整个鲁镇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后来,我们终于单独说上话。闰土对我的好奇正如我对他的好奇,他问我:“少爷,你怎么在酒店里当伙计了?”

我赶紧叫他不要叫我少爷,这让我羞愧满面。鲁镇的人都知道,我父亲是一个秀才,性格耿直,看不惯体制里整天学习一些劳什子没用的东西,没有谋上一官半职,就在鲁镇带着两个班的学生读书,也有不错的收入来源。但前几年,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带学生了,收入马上就停了,而我已近成年,父亲就托了掌柜的关系让我在酒店做伙计。

“这就对了!少……”他没有把那个爷字说出来,他意识到这确实很违和。“你就应该脱下长衫。”闰土说接着说,现在时代变好了,赚钱的门路很多,比如海归硕士回家种释迦年入800万、广西大叔种山楂年入百万、丹东大哥种草莓年入超千万、一个大哥养胡峰年入400多万、广西夫妇做腐竹一天收七八百……

酒店里的人越来越多,听到闰土的讲述,纷纷兴奋起来:这些事在我们鲁镇也能做啊!大家奔走相告,仿佛一个美丽新世界的图景正徐徐展开。

整个鲁镇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只可惜,孔乙己可能已经死了,否则也能赶上这一波创富奇迹,也许他就不说“君子固穷”这些话了。

这时,赵太爷走了进来,大家更开心了,问他:“赵太爷,今天股票又亏了多少啊?”

赵太爷睁大了眼睛,涨红了脸,大声说:“炒股人的事,能叫亏么?叫跌!”其他人一起哄笑起来答了一声“哎!”赵太爷没发现别人占他便宜,继续说:“大盘只是技术性回调,下跌只是为将来积蓄更多能量。炒股票就是赌国运,你看我们国家经济一片光明,国家正在调集多方资金来救市,现在的股市,遍地是黄金!”

赵太爷有深厚的背景,他说出来的话能代表着赵家的态度,预示着赵家的做法。听他这么说,恐慌气息在鲁镇的股民心中一扫而光,大家表示要加仓护盘。

再一次,整个鲁镇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我问赵太爷:“你们赵家阿Q呢,好久没见他了?”鲁镇的人都知道,阿Q游手好闲,骚扰尼姑,想和赵太爷攀关系,被斥责“你也配姓赵”。阿Q时常在酒店前闲逛,厚着脸皮想要讨点东西吃,是比孔乙己还要讨厌的人。在这个寒冬,我担心他也死了。

提起啊Q,我本以为赵太爷会破口大骂,但没想到赵太爷眉开眼笑:“阿Q这孩子,我早就看出他有出息。你知道吗,我们赵家一个中央官员给他谋得一个好差事,现在国家发展经济都要靠他呢!”

“那他做什么呢?”

赵太爷站直了身子,好像阿Q就站在他面前。赵太爷清了清嗓子才说:

“他在鸣笛。”

我听了有些迷惘,不知道鸣笛如何能发展经济。但后来我想,在世上本没有乐观向上的氛围,鸣笛的人多了,就洋溢了氛围。

2024年2月5日

《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德国的共产党国际关系书记雷娜特·科佩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时代十年,中国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取得新成就,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

科佩2023年4月出席了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发展”国际理论研讨会,并先后到北京、安徽、江苏等地参观访问。科佩此次访华行程内容十分丰富,从走访多个党校到了解大学马克思主义课程,从深入居民区党员活动中心到参观大型私营企业、公立医院和脱贫乡镇等。她说:“中国在住房、医疗、教育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进步明显,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访华过程中,科佩前往安徽农村地区调研,了解对口帮扶、农业产业化、农村合作社等发展情况。“消除绝对贫困是中国改善人民生活的伟大成就之一。”她表示,访华前她围绕中国的减贫成就进行了大量研究,访问让她对中国的扶贫政策、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还在努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

回到德国后,科佩在德国《我们的时代》周刊撰文,介绍其访华见闻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文章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正在自己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深知这条道路充满艰难险阻,中国同志也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正满怀信心地前进。”

科佩对记者表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引起我的极大兴趣。”她在访问中看到,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领域都非常活跃,发挥着关键领导力。她感慨说,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道路不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前进道路上,中国越来越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中国共产党人不回避问题,而是努力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此次访华过程中,科佩还与来自南非、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的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她表示,自20世纪60年代反殖民斗争以来,非洲国家与中国就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如今,中国通过经贸投资合作提升了非洲国家自主发展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国对非合作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非洲国家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发展基础设施、培训本国技术工人等。中国对非政策与西方国家有着本质不同。

科佩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其他国家创造了更大发展空间。一个强大的中国是维护多极世界秩序的重要力量,能有效遏制霸权主义。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受到热爱和平与进步力量的广泛欢迎。中国积极参与的金砖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参与。

(本报柏林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2日 03 版)

“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是今天(2日)官方《人民日报》一篇专访文章的标题,也成为内地网民的潮语。由于内地经济复苏不如预期,又恰逢今天A股跌破2700点,不少网民冷嘲热讽,“包括股民不?”“继续吹,不要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