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PMI,我们一起扬帆远航!

PMI社区,以最实际最接地气的方式呈现给参与者,消除了大家的诸多顾虑。所以,我可以明确地告诉还在观望、徘徊、犹豫的朋友们,如果您真想更放心、更踏实地做点实事,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实现您那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梦想和希望,那么选择PMI绝对不会错,因为时间和事实将证明一切!

其实,在互联网的征程中我们一路走来,我们很辛苦、很累,我们在不断地选择,也在不断地放弃,甚至也是在被无情地拋弃。而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在选择中,项目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真正最重要的是站在项目后面那个大老板,或者大领导,或者操盘手,或者创始人,或者掌舵人,是他的人品、格局和智慧。

人品差了,这是最危险的,自私自利,以圈钱为目的,结果可想而知;沒有格局,绝对走不远,半途而废,谁敢参与?沒有智慧,不能高瞻远瞩、不能运筹维握、不能统揽全局、不能运用自如,让参与者随时提心吊胆,叫大家如何放心跟随?

 

而众所周知,PMI社区的掌舵人不但人品、格局、智慧三者兼备,而且我们已经亲身体验和见证了他(李老师)完全具有最好的人品、最大的格局、最强的智慧。所以今生跟对了李老师,找对了PMI社区,真是有缘有福有未来,我们这些三妹铁粉,PMI的老火炬手,真为自己昨天的选择感到欣慰、自豪和荣幸,我们同时呼吁有更多的朋友今天也义无反顾地选择PMI社区,因为您明天的心声也一定会有如我们的今天,同样是欣慰、自豪和荣幸!

 

为了光明的未来,为了美好的明天,加入我们的PMI社区,我们一起扬帆远航,直到幸福快乐的彼岸!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去实现人生理想,铸就人生辉煌!

晓月

中国农村当前最严重问题,并不是农民收入太低

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农民收入太低、劳动太重,而是消费不合理、闲暇无意义,是社会关系的失衡,是基本价值的失准,是文化的失调。
下面分别列举若干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
1、消费层面
当前农村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消费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以来,农民家庭收入持续增长,绝大多数农户家庭都已经摆脱贫困,到2015 年全国贫困人口只有5000 万左右。
当前农村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消费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各种不合理、不理性消费快速增长。
某种意义上,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消费增长速度。据我们调查,在一些贫困山区,比如湖北秭归,农民收入的大约1/4 要用于人情开支,一个普通农户家庭一年的人情开支就要上万元,人均达到3000 元左右,人情仪式支出的同时,事主方也要办酒席,酒席的铺张浪费情况也很惊人。
浙江农村办酒席,一桌酒席花三四千元很正常,条件稍好的家庭办酒席,三四十桌的情况也很普遍,婚丧嫁娶办一次酒席就要花费十多万元。
此外,农村赌博情况也十分普遍,六合彩在农村更是长期流行。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不合理、不理性的消费造成了农民生活的困难。
与其说农民之苦是收入太低,不如说是消费不合理。
2、农村人情与村庄社会资本
当前中国有一些农村地区深受人情债的压力之苦,尤其是长江流域的重庆、湖北、湖南的一些地区和东北农村,农民收入的相当部分要用于人情支出。
有一些地区的农村出现了严重的利用人情来敛财的现象。刚开始时,婚丧嫁娶办酒席,收取的人情钱多于花费,办酒席有盈余。在传统时期,这种盈余可以算作亲朋邻里对举办人生大事村民家庭的经济支持。
在农村社会快速变化且村庄结构性力量弱化的情况下,有农户家庭连续办了多次婚丧嫁娶酒席,收了多次人情。
而有些农户若干年都只送出了人情却没有办酒席收回人情的机会,就会在之前相对约定俗成的酒席范围之外办酒席,收人情。
这样的事情有了开头就有人跟风,在过去约定俗成的酒席以外,各种名目的酒席就大量产生,以至于办酒席都不用说明原因,这就是所谓“无事酒”。
由此出现了酒席越办越多、人情越来越高,所有村民都因人情支出受到巨大压力的问题。
3、道德方面
在农村人财物外流的情况下,村庄传统结构性力量解体,基层组织体系功能弱化,农村社会产生了各种问题。
其中,农村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成了各种社会问题的最后承受者,并由此产生了严重的道德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是老年人自杀的问题。
在某些地区的农村(尤其集中于长江流域中部地区),农村老年人非正常死亡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有老年人说现在农村就没有正常死亡的老年人。
笔者在农村调研时发现,老年人非正常死亡也不全都是因为子女虐待,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老年父母身体不好的时候担心拖累子女,选择自杀。
4、政治的方面
当前中国农村出现的一个大问题是,保持了千年的稳定的村庄社会结构面临解体。之前相对封闭的村庄变得开放,农民可以从村庄以外获取收入,并且越来越多地从村庄以外获取收入。
过去约束村庄搭便车行为的结构性力量解体,越来越多村民学习搭便车,甚至越来越多村民借国家项目在村庄落地的机会当钉子户获利。
村庄缺少约束“刁民”的力量,“刁民”成为村庄中“堂堂正正”的力量,“刁民”得到好处,成为示范,就有越来越多村民变成“刁民”。
“刁民”泛滥蔓延的结果就是,不仅村庄内部为公共利益所进行的集体行动陷入困境,而且国家要为村庄做好事也会处处遇到钉子户的刁难,好事不好办,好事办不好。
5、终极价值方面
传统中国农村,农民的宗旨是传宗接代、光宗耀祖。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围绕生儿育女来完成人生任务,获得人生意义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正是有了明确的传宗接代任务,农民所有行为都有目标,所有辛苦都有理由。
这样的终极价值让农民可以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无限的子孙延续的意义。
当前农村快速的变动不仅彻底打破了农民对传宗接代终极价值的信仰,而且让农民失去了进行村庄社会性竞争的稳定条件,从而在农村中普遍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正是本体性价值的丧失造成了村庄中激烈的社会性价值竞争,以及随之而来的价值荒漠化。农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活法才是对的。
以上六点应当是当前农村中普遍存在的可以总括为文化失调的问题,当前农民之苦不是苦于物质匮乏,不是苦于劳动繁重,而更是苦于他们在生活中丧失了价值感。
缺少了由人与人之间稳定联系所形成的相互期待与合作,无法从闲暇中生产出有品质的生活,反而产生出来各种低俗的伤害身心的恶习。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乡村建设的重点是文化建设。
作者 | 贺雪峰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这三个宗教区别与其它宗教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都属于一神教。
  那么,什么是一神教?
  所谓一神教,就是认为宇宙中只有一位真神、主神。一神教的出现,具有宗教发展段阶的意义,它是宗教与社会结合上的一个飞跃。一神教认为,该教所信奉的神是创造并主宰世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形无象的精神体。但并不否定其他精神体(如天使、魔鬼等) 的存在; 只是认为,其他精神体并非“创造者”,而是 “被造者”,故不能称之为“神”,而且也不是崇拜的对象。所以,三个一神教与佛道教、印度教等多神教有很大区别。
共同之处:
  共同的始祖、教祖:亚伯拉罕先知。三教也被统称为亚伯拉罕诸教。在基督教信仰中,亚伯拉罕是信心的楷模,他愿意服从神、把自己的独生子以撒献祭,预表了神献出耶稣。在伊斯兰教信仰中,亚伯拉罕被称为伊布拉欣,是同一个人。
  共同的一神:犹太教的天父“耶和华”,基督教的上帝“耶稣基督”,伊斯兰教的真主“安拉”是同一个主神,只是叫法和对这个神的诠释有很大的不同。
  共同的圣地:耶路撒冷是上述三大一神教的共同圣地。犹太教的圣殿哭墙便在此处;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升天之地;对于基督教(天主教)来说,这里是耶稣传福音、背十字架受钉以及复活的圣地。
不同之处:
  犹太教——犹太教认为只有亚伯拉罕和摩西是先知,直接受命于唯一神上帝“耶和华”,只有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信仰上,犹太教只承认《圣经》中的旧约部份,即希伯来圣经。犹太教不接受圣子论,他们并不承认耶稣是救世主,并继续等待他们的救世主。只承认有先知,不承认救世主。
 2. 基督教——公元1世纪,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它建立的根基是耶稣基督的诞生、传道、死亡与复活。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基督教认为犹太人违背了上帝和以色列人定的约(即旧约),所以派他的儿子耶稣作为弥赛亚(救世主)以自己的生命为人类赎罪,不仅和以色列人而和全体人类订立“新约”。基督教信奉“三位一体”论,认为神在天上叫圣父,来到人间救苦救难叫圣子,上帝在信奉基督的基督徒 心里打上印记,等世界末日时会回来救他们,印记就是圣灵。 圣父、圣子、圣灵都是上帝。
 3.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不接受圣子论,他们认为基督宗教的“三位一体”论中的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个神而非一神,所以他们不相信上帝会生儿子。他们认为上帝每隔一段时间选出一位先知,赐予一部经卷,亚伯拉罕、摩西、大卫王、耶稣都是先知,在伊斯兰教语境中分别对应的是伊布拉欣、穆萨、达吾德、尔萨。穆罕默德是上帝选出的最后一位先知,所谓“封印至圣”,以后再没有先知。伊斯兰教认为,经典是安拉(上帝)对人们的启示录,“旧约”和“新约”(《圣经》)都是上帝赐予的经卷,后赐的经卷对以前的经卷进行修正和补充,《古兰经》是上帝发出的最后一部最完善的经卷,是众经中最权威的。伊斯兰教徒认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违反了世间只有唯一真神的核心原则,所以伊斯兰教特别忌讳在清真寺、家里摆置雕塑、人物卦象等等,其核心纲领可以概括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马克思发现

马克思发现他引以为穷人武器的习惯法,并不能保证穷人的利益,改变他们的处境,更无法打破现实的利益格局、压迫关系。法律在利益面前反而要让步,反而会成为特权阶级的武器,而不是穷人的武器
法律变动背后的经济利益关系变动
经济关系的变动、利益格局的再分配,就相应的引起法律的变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需要政治和法律上的确认。
在种种法律问题背后,物质利益的力量,具体来说,资本的力量开始占据上风,压倒了法律的所谓理性、正义。
法的关系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
人们的意思,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的。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马克思曾信奉法即理性和正义。但他在研究中看到了普遍原则与实际法律条文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深入现实,他又看到了法的“理性和正义”在现实利益面前的脆弱与虚幻。最后,他发现法不过是统治阶级现实利益的意识形态外衣。

《私有制下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是什么?》读后感

今天细读了《私有制下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是什么?》全文,似乎找到了我们企退人员多年维权无果的根源:
1)共产党推行私有化,已不再代表工人阶级和底层人民的利益了,丧失了其先进性和执政基础
2)私有化使工人阶级成为雇佣劳动者,成为‘弱势群体’,极大的削弱了共产党的组织能力和行动力
3)现在各级地方政府越来越不听中央的了,几乎全靠新生的资产阶级的利税来维持日常运转,已由“为人民服务”转为“为纳税人服务”了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看习李政府能否遏制住私有化的势头,把国家拉回到公有制的轨道上来,实现共同富裕。
私有制是万恶之源,也是企退维权无果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