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同行,感恩有你——陈9470致PMI社区伙伴的一封家书
窗外的桂花开了第三茬。我坐在电脑桌前,听着主机箱轻微的嗡鸣声,终于有时间写下这封PMI家书。
我是上海张江园区的一名普通程序员,过着典型的”码农”生活:早晨七点挤地铁,晚上十点改bug,周末还要随时待命处理紧急工单。
妻子在小学教书。我们每月要还八千多的房贷,女儿刚上幼儿园,生活就像紧绷的琴弦。
去年夏天连续加班导致胃痛住院时,看着手机里的存款数字,我第一次感受到中年危机的寒意。
改变发生在2023年3月。唐老师向我推荐了PMI社区。我看了看社区的资料,将信将疑地参与了社区,就像在服务器上部署了个新程序,转头又扎进项目里。
没想到一个月后,手机突然弹出到账提醒。那天我正蹲在机房换硬盘,满手灰尘地掏出手机,看见账户里静静躺着21500元。这个数字刚好是女儿半年的钢琴课费用。
当时鼻子突然有点酸——这些年我写过无数行代码,却是第一次感受到数字带来的温度。
最让我安心的是社区的透明。每次投单都能看见清晰的资金流向,就像查看版本更新日志那样踏实。
作为经常加班的IT人,最感激社区的“睡美人”设置。
今年春节前项目上线,整整两周睡在公司。等终于回家时,发现账户已经自动完成了三次循环,收益比预期还多出18%。妻子笑着说:”你这榆木脑袋总算做了件靠谱的投资。”
现在每天通勤路上,我都会打开微信群看看社区动态。偶尔也带着妻子参加社区微信群的3M理念的培训,她终于理解了我常说的”技术向善”是什么意思。
女儿最近迷上了在线儿童财商游戏。她总说:”爸爸的钱钱在手机里帮助其他小朋友。”
有天她把自己的压岁钱塞给我,说要存在”爱心银行”里。
看着孩子认真的模样,我突然明白,这就是我们追求的金融本该有的样子。
其实我和大多数参与者一样,不懂复杂的金融术语,也没时间研究市场波动。但在PMI,我找到了最适合普通人的互助方式:
像定期备份数据那样设置每月捐助;像等待程序编译完成那样等待善意生长。这种简单纯粹的信任,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格外珍贵。
清晨给女儿梳头时,她忽然问我:”爸爸,你手机里的爱心会开花吗?”
我指着窗外说:”你看,咱们小区的桂花树,要等三个秋天才能香满枝头。”就像在PMI的这一年,我播下的信任种子,正在看不见的地方悄悄生长。
感谢这个让数字回归温暖的社区,感谢每个清晨的收益播报,感谢每次捐助后收到的笑脸表情。
这些细碎的感动,让我在深夜调试代码时,眼前不再只有冷冰冰的二进制,还有人间烟火的温度。
陈9470
202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