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月,前苏联货币卢布的含金量定为0.987412克,对美元的汇价确定为1美元兑0.9卢布。此后近30年这一汇率没有大的变化。也就是说百万(旧卢布)富翁就是百万美元富翁。
1961年1月 1美元:0.90卢布
前苏联解体前大约在1987年 1美元:0.60卢布(最高值)
1990年11月1日 1美元:1.80卢布
1991年底 1美元:170卢布
1994年11月25日 1美元:3235卢布
1995年7月 1美元:4553卢布
1997年8月4日 1美元:5801卢布
1998年1月1日 1美元:6010旧卢布
1美元:6.01新卢布(俄罗斯用1新卢布强制兑换1000旧卢布);
1998年8月18日 1美元:9.5卢布
1998年8月27日 1美元:13.4卢布
1998年9月7日 1美元:20卢布(黑市)
2000年11月14日 1美元:27.77卢布
2004年7月2日 1美元:28.0卢布
2007年 约 1美元:30卢布
2009年2月28日 1美元:36.43卢布
2013年六月末, 1美元:约35卢布或35000旧卢布。
2015年11月17日, 1美元:约65卢布或65000旧卢布。
27年,在俄罗斯,如果没有98年强制用1新卢布换1000旧卢布,1美元从0.6卢布涨到65000卢布,涨了约11万倍! 即卢布贬值为1987年的11万分之一。
一个国家法定货币的汇率涨跌,是这个国家信用的晴雨表。
关于货币及其贬值,分享哈耶克在《货币非国家化》中的几个洞见:
1.政府垄断货币权,虽渊源已久但未必合理
在普通人的观念中,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然而,这种垄断制度的合理性,从来都不是政府将会给市场提供健全的货币,而是因为垄断权对政府的财政至关重要——当政府财政窘迫时,便可以滥发货币,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在此过程中,民众的储蓄便大大缩水了。
2.超发货币是一条不归路
政府一旦选择了用超发货币推动经济增长,就会像染上毒瘾一样——一次比一次的增加幅度更大,以使通货膨胀率能够压过人们的预期。
如果货币政策不能做到这一点,要么停止加速,要么完全放弃通货膨胀政策,则经济将会重新堕入深渊。
3.货币不应是一种政策工具,而是市场自动驾驶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货币不应该不是一种政策工具,相反,货币应当是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只有通过抽象的价格信号获取相关信息。货币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血液。政府垄断下的货币,会不断破坏健康的市场环境,造成无可挽回的恶果。
4.货币竞争优于货币垄断:健全的货币只能出自于自利,而不会出自于仁慈
长期以来,人们将下面一点视为不证自明之理:货币的供应不可能交给竞争;但我们之所以一直只能用到劣币,就是因为政府一直禁止私人企业向我们提供较好的货币。
我们不能指望聪明或同情心,而只能依靠纯粹的自利来为我们提供我们所需要的制度。只有当我们所期望的良币不再来自于政府的仁慈、而出自发钞银行对其自身利益的关注之时,我们才确实进入了幸福时光。
要让货币成为钱、成为资本、成为资产,从秩序维度来说,非国家化是根本的方向。《货币的非国家化》是哈耶克最后的预言,更被誉为货币理论界的“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