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理论,科学认识和善于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事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事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能否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认真学习和正确理解这一根本理论,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战略和实践的意义。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教训一再证明,党的理论本身正确与否,是决定事业胜败的,各级干部的理解和认识正确与否,是决定前途命运的,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一、必须科学认识和善于处理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内容。科学认识社会基本矛盾,是善于解决基本矛盾的前提,是揭示事务本质和规律的必由路径。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整个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基本矛盾。在一切社会中都存在的制约社会其他矛盾及其运动的矛盾,即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而进行的,即改变不适应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稳定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即逐步改革和完善其具体形式,其中是大有文章可作的。
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作过经典式的表述。列宁继承和发挥了马克思的理论,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等著作中,结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曾作过精辟的论述。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这一科学概念,并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是社会形态的两大支柱,也是社会两条腿走路,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两对基本矛盾包含着三个要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们之间形成三角关系,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起着三足鼎立的巨大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两层决定和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统一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马克思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作过经典式的表述。列宁联系俄国社会形态实际,毛泽东联系中国社会形态实际,都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哲学范畴,也是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范畴,它对人们从总体上考察社会历史,全面地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和规律,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必须科学认识和善于处理社会主要矛盾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上所有的社会形态都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马克思恩格斯就是依据这一哲学原则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在剖析资本主义时,不是只停留在对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上,而是着重地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具体而特殊的表现,即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样马克思恩格斯既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必然遵循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又必然地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所固有基本矛盾的特殊集中表现,即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特殊表现。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反杜林论》等著作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所谓生产社会化,是指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力建立在广泛使用机器和在社会范围内实行广泛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所谓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是指生产资料由资本家私人占有,广大工人一无所有,只能依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它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并决定和制约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其它一切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产生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大机器工业建立和发展起来以后,生产技术迅速提高,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成千上万的雇佣工人集中在同一个企业里,共同使用生产资料,共同制造一种或若干种产品,各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互相联系日趋紧密;生产过程本身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动;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社会的产品。但是,这些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并不是由全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的,而是被资本家私人占有,社会生产而私人占有,这就充分暴露了资本家的野蛮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极端不公平和不合理。
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集中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析,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资产阶级,不仅在经济上占有生产资料,掌控生产全过程及其分配,残酷剥削工人阶级,而且在政治上占据国家统治地位,野蛮压迫工人阶级;而工人阶级处于其矛盾的次要方面,不仅在经济上遭受残酷剥削,而且在政治上遭受残酷压迫。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持续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发展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最终必然要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中国在一百多年前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屡遭失败。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主席领导工农革命武装,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从新民主义革命开始、新中国成立到恢复国民经济的时期,是新民主义革命时期。这个民主革命时期的主要任务先后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肃清地主资产阶级反革命残余势力,实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还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和三座大山敌人及其残余势力的矛盾。实质上是正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为彻底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而英勇斗争。
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期。这个时期新中国已经成立,建立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国营经济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为基础、计划经济为主体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为辅助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任务是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并改造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共同从事社会化生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逐步改善,走向富裕,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崭新制度。而建设社会主义新上层建筑的任务,以及消灭旧社会、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陈旧意识形态和私有制小生产落后习惯势力的文化革命任务,还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而且是艰巨的。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进入了全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开始快速发展,开创了蓬勃增长的大跃进新局面,但仍然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以及不甘心失败的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挠和破坏,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还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还是相当尖锐的,是时刻不能掉以轻心的。这个时期,蒋介石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还盘踞在台湾地区,还派遣特务反革命分子干挠破坏新中国建设,企图反攻大陆,台湾人民还没有解放;香港、澳门还被帝国主义统治,尚未回归;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围堵、封锁,企图扼杀新中国发展,甚至发动针对新中国的侵朝战争、侵越战争、中印边境战争、珍宝岛入侵战争等,美帝国主义实行“和平演变”反革命战略,企图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汪洋大海般的私有制小生产每日每时在产生资本主义的旧习惯势力影响还根深蒂固,国内的地主资产阶级敌对势力虽然被打倒了,但他们人还在,不甘心失败,剥削阶级意识形态还存在,企图复辟变天的野心还存在;党和国家机关队伍里时有贪污腐败蜕变分子、投敌变节分子和走资派资产阶级代理人,等等。面临这样的局面,我们能不讲阶级、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和继续革命吗?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任重而道远,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还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是不可避免的。
1956年,党的八大决议指出,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从而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毛泽东主席审改定稿、政治局会议审查通过的八大决议稿已经认识并指出了新中国生产力的内在主要矛盾,如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显然不是社会的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概括起来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劳动人民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内在的主要矛盾,可惜刘少奇在党代表大会宣读前夕有人乘机篡改为社会主要矛盾,即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大会前夕就引起毛泽东主席的警觉,会后毛主席表示强烈不满和反对。这显然是在基本理论上意外出现的重大失误,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导致修正主义“阶级斗争熄灭论”的长期影响,忽视而否定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还将长期存在的这个社会主要矛盾,严重影响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大局。
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个时期,理应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继续,而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这个时期,全党一心一谋发展,全国人民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四十多年来经济发展很快;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实乃农户个体经营农业;城市实行国退民进、私有化市场化改革,涌现了大批资本家和所谓民营企业,即新生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企业,所谓的GDP大幅度增长,确实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是,人们的收入贫富两极分化;从而忽视而否定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这个社会主要矛盾,还误把生产力内在主要矛盾当成社会主要矛盾,出现了许多弊端,如政治挂帅不提了,思想政治工作放松了,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和建设没人下功夫管了,在理论上不再谈起阶级、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继续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等理论,使人们只知千方百计挣钱,个人发家致富,没有了阶级意识,增长了和平麻痹思想,忘记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忽视了资本主义野蛮生长和复辟的危险性;对西方实行开放和合作,放松了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阴谋的警惕,影响了反对帝国主义以及维护民族独立自主的斗争;社会上崇拜私有制和私有化,崇拜资本及其野蛮致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相对萎缩,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快速膨胀,国家财政越来越困难,广大人民群众遭遇了“上学难”、“就业难”、“买房难”、“看病贵”等问题。资产阶级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习惯势力,严重腐蚀和败坏了社会秩序,资产阶级不良思想作风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严重腐蚀了党组织的肌体,数以万计的党员领导干部与资本搞在一起,蜕化变质而成为腐败分子走资派,而不得不揭露而清理出党组织等等。惨痛的经验教训何其深也?!好在十八大以来,开辟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加强领导,从严管党,依法治国理政,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方向和道路,鼓舞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逐步纠错、改革前进的巨大勇气。
三、必须科学认识和善于处理生产力主要矛盾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依靠动力,而社会生产力的动力有二:一是生产力的外在动力,即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反作用力,主要是劳动人民占据主人公地位,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公平合理,特别是劳动者对自然界劳动对象的改造创新能力,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正确的领导力和政府的科学管理能力;一是生产力的内在动力,即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在动力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相结合,才能使生产力得以不断健康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力,仅限于它能够促进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却不能决定或改变生产力的活跃易变的根本特性。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只能是暂时的,而且是有限的,不能够使生产力永远停止不前,生产力总会冲破生产关系的束缚而向前发展,并迫使长久束缚它发展的生产关系不得不改革,与之相适应。
当生产关系已经成为严重阻碍因素的时候,生产力为什么还能够有一定的发展呢?这就是生产力还有其内在动力,即其内在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矛盾统一体。在生产力内部诸矛盾因素中,必然有一个矛盾因素是主要矛盾,这就是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的矛盾。因为,生产力就是指人们影响和改造自然界,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一方面劳动者影响和改造自然界的劳动对象,向劳动对象索取物质生活资料;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劳动对象则要求劳动者耗费体力和智力,付出劳动代价,才能发生劳动者所要求的预期变化。而生产工具则是联系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纽带和助力。劳动者发明创造生产工具,积累生产经验,是为了更有效率地作用于劳动对象,改造和创新劳动对象,使之成为适应生活需要的新物质资料。科学技术、生产技能和管理经验等,也是由于适应劳动者改造和创新劳动对象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内在主要矛盾:劳动者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内部最主要的矛盾对立面,劳动者同生产工具的矛盾,生产工具同劳动对象的矛盾,归根结底,都是从属于并受劳动者和劳动对象这对主要矛盾制约的。所以,在生产力内部,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的矛盾,是劳动者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既希望劳动收获越来越多,又想劳动付出越来越少,这就自然而然地同劳动对象之间发生矛盾。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呢?人们在生产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解决这个矛盾的科学方法,那就是不断地积累生产经验,提高劳动技能,发展科学技术,改进生产工具,搞好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等,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不断增强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生活需要的不断扩大和多样化,必然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劳动者必然千方百计提高劳动效率,发展生产,于是生产力也必然活跃易变,不断地蓬勃发展。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是主人公,其从事劳动创造,满足物质利益需要,降低劳动代价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生产力内在主要矛盾必然成为持续强劲发展的最终动因,这是毫无疑义的真理。
总而言之,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理论,是全面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矛盾及其特点的结果。毛泽东主席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毛泽东主席还明确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有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存在,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敌我矛盾和广大劳动人民内部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还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具体方针政策,如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等。马克思主义必将战胜修正主义,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无论经历到多少艰难困苦,人类必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作者:萧 绍 良
发布时间:2022-01-17